长春众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看到,现在管理培训界有大师把管理分成了美国式、日本式和中国式三种类型。
其中,美国人的思维习惯是A/B式,在美国人脑子里,问题要么是正确的,要么就是错误的。所以,大师戏称美国人的思维是“死脑筋”。当一个问题在探讨,决定之前,A、B两方非常明显,可是,一旦决定下来,就所有人都是一个答案了。他用了个公式:当A>B时,一切就是A,反过来当A<B时,一切就都是B,所以,美国的法律很难通过,可是,一旦通过,就人人都按法律去做。这样,美国的企业可以靠制度来很好的管理,因为一旦制度定下来,人人就严格按照制度来办事。
而日本人的思维叫“没脑筋”,日本人非常“听话”,自己的脑子里没有不会过多的掺杂私人的想法,所以,天皇让日本人开飞机去当炸弹自杀式袭击,日本人都是“咳、咳、咳”,非常“听话”。这样,日本的企业可以靠领导来管理,一旦领导决定要做什么事情,下面的人就会不折不扣的完成好。
可是,到了中国,既不是“死脑筋”也不是“没脑筋”,而是每个人都是太多的“脑筋”。在中国制度没用,老板的话同样没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个人实质上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人性。
管理必须符合人性,面对中国人太多“脑筋”的人性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要知道,针对个体,我们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太多“脑筋”的问题的,但面对整个组织,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们面对人性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解决方式就是了解和把握人性,并分析清楚在什么样的环境或条件下,该人性对管理能产生好的,“是”的作用,而什么样的环境或条件下,该人性对管理会产生坏的,“非”的作用,然后我们通过改变环境或者创造相应的条件,让人对管理“非”的影响最大程度上转化为“是”的作用。中国人太多“脑筋”的人性,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每个人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意识判断。于是,我们彼此之间就会很自然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通过某种方法或手段,改变环境或创造条件,让组织整体,每个人的意识判断结果大致转向我们希望的那个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办法让组织成员每个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意识判断结果和管理者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