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一个企业有没有人才竞争力,有三条重要的指标:
第一条指标是人才的总容量。即你有多大的肚子,这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条指标是人才的兼容性。主要看你能否消化得动。你的人才阵容再豪华,但若不能彼此兼容,很容易导致新人水土不服、流动频繁。
第三条指标是知识能否转化为绩效。具备知识而不能创造绩效的人才好比一只不采蜜的蜜蜂,只能装门面,而不能成为实际的“生产者”。因此,能否将人才的知识转化为共同目标并创造出来绩效,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备人才转化能力的关键。
长春众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打造人才竞争力的实质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对这些人才进行有效的组合与搭配,从而创造出最佳的绩效。
有了人才,还要由制度,但制度不是一堆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游戏规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反之,改善生产关系,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制度好比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激发创造绩效的潜力。具有竞争力的制度,通常具备三大特征:一是适用性强,制度不能中看不中用;二是协同性好,制度能正确处理人与组织的关系,使个人与组织都能得到协调发展,使各个生产要素得到合理调配;三是有发展性,世间无不变之法,因此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有自动更新的时间因素、外部条件,不要想着一劳永逸。
因此,一个有竞争力的组织,必须具备人才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的合力,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