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意要谈各方具体的需求,不要谈谁对谁有什么要求,大家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你会跟一个孩子谈生意吗,会跟街头一位行乞的人谈生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不会呢,因为对方没有对你有用的价值。所谓谈生意,其本质在于价值交换,谈的是价值交换的对价、合作及交付方式。基于这个本质,其实在谈生意这件事上,大概率只存在两种情况:
卖方市场,店大欺客:商品供不应求,买家需要排队、等待,处于被动地位。买方市场,客大欺店:商品供过于求,卖家之间竞争激烈,买家处于主动地位。当然,谈生意未必都是谈买卖,但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即便是谈合作,哪一方有优势,哪一方就处于主动地位,另一 方就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抛开上帝视角,在现实中各方的信息是不透明、不对称的,市场机会也是有限的,所以“生意要谈、朋友要交、机会要抓”,这是我们在现实中的常态。谈生意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谈需求,不谈要求”,这包括:谈生意,首先要明确你是在跟谁谈,是在谈谁的需求。
长春众森管理咨询公司认为,要先找到最终需要满足需求的人,这个人未必是跟你谈生意的人。也要考虑,这种需求被传递的是否准确,来谈生意的人是否清楚了解,当对方提出某些明确要求时,要通过这些要求,找到背后的需求举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老太太买苹果问“苹果酸不酸”,第一位商家说“不酸,可甜了”,老太太转身离去;
第二位商家说“有酸的、有甜的,您要哪一种”,老太太又转身离去;
第三位商家说“您是自己吃,还是买给谁”,老太太说“买给怀孕的儿媳妇儿”;
谈生意,不怕对方有要求,就怕对方没要求;有要求意味着有需求,没要求意味着对方要么没需求,要么没看上。但是,当对方有要求,不要直接去谈这个要求,而是要透过要求谈需求。如果谈要求,会把谈生意引到谈产品、谈价格的方向,这很容易过早进入价格谈判阶段,谈生意会很快走入谈判僵局。而谈需求,是把生意引到需求方身上,展开对方现状、深入现状问题,这方便我们验证对方的需求,以及找到对方的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