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聪明,做事绝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而是擅长于“因人因事因地”的“变化”,中国古典《孙子兵法》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就是讲的以变应变,而不能默守一定之规。但在万变之中,也一定应有一些不能“变”的东西,比如企业信念、使命等,这样才能保证“万变而不离其宗”吧。然而在长春企业越来越重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今天,长春众森管理咨询公司却深刻体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灵活权变之术对于企业整体绩效的危害。
长春众森管理咨询公司看到,员工在制定目标时,总是倾向于“就低不就高”、“能软不能硬”的原则;而在考核评估时,又总是倾向于耍尽各种“聪明”招术,为自己挣得较高的绩效成绩。为了使个人利益不受损失,有些人甚至会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欺骗上级;有些人会采用非法手段去实现目标,这些行为都在毒化企业文化,也在威胁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
由此,遭遇这样一群“聪明员工”的长春老板,常常尴尬地看到员工的目标考核业绩在持续上升,而公司的财务报表却在持续亏损,这时一部分老板就开始降罪于我:质疑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到底对企业管理有无益处?
德鲁克先生提出: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由外在管理走向员工自我管理,由他治变为自治。然而目标管理在中国却遭遇了“变异自治”的种种尴尬。破解此类怪招的秘诀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倡导“法治基础下的自冶”;二是引导员工对目标与绩效管理的正确认知,在组织内塑造“能绩导向”、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