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说过一句话,“命令者比服从者更难。”因为下命令的人要承担所有服从者的重负,而且这些重负很容易把一个人压垮。过去企业引进一个人才,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培训,目的是为了让新人了解公司的原则和边界,从而不断地驯化其成为系统中的某个角色。
长春众森管理咨询公司看到,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在确定性中大大提升执行效率。然而,当下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你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也不能确保每个任务都能按你设想中进行。换言之,你无法操控趋势,能把握的只有方向;你无法避免危机,能降低的只有风险。因此,一个公司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并非是找到一堆人使其“无条件服从”,而应该是去寻找价值观相同的人,并实现有限多元化。
比如,之前在老板圈里流行一句话,“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言外之意,就是说比起工作能力而言,听话才是第一位的。好比之前我也抱着这种想法与人共事,认为一个人能力强不强不重要,觉得能力完全可以靠后天培养。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一个不会独立思考只会听话的人,会不断放大你自身上的缺陷。
因为无条件地听话,本质上是一种“被动屈从”。对这类人而言,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叫他这么做,这样他既不用承担风险,也不用为结果负责。他们的潜意识在说:“反正做错了事锅有领导背,做对了事功劳也不是我的。”这种想法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即看似你率领了一个队伍,但本质上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具有创新力的现代组织,一定不会把力气花费在如何把一个志趣不同的人驯服到“无条件服从”。而应该是一开始就找到价值观相同的人,使其勇于试错,施展各自的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