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企业的经营,现阶段更需要回归常识。西方成功企业的结论是:朴素的思想造就了杰出的企业,而不是杰出的思想造就了杰出的企业。我刚开始也以为是杰出的思想造就了杰出的企业,最后才发现朴素的思想才是根本。比如像微软、IBM等等这些杰出的案例,开始以为其背后都会有很深邃的思想,最后发现它们就是把常理做到了极致。现在包括媒体界、理论界都在探索杰出企业背后的杰出思想,其实越往深探索,才发现杰出的企业背后是朴素的思想。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把常识做到了极致。这些企业在创业的阶段就已经开始依靠这些常识,未来的成长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如果创业是靠投机的方式获得了成功,那这个企业之后的战略往往也会延续投机的轨迹,这叫做“路径依赖”,这样的企业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就。在大浪淘沙中,差别自然就会显现。
朴素的思想,中外也是相通的。比如,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就指出,沃尔玛的经营遵循的就是索价越低,赚的越多;越是与员工分享利润,企业的利润就越多的原则。这就和我们中国说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的验证的真理。
其实管理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兼收并蓄的系统,由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现代科学等理论共同构成。管理理论就是要把这些领域的思想融合起来,来解释企业的成功,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作出预测。人之所以需要理论,不光是为了解释过去和现在,而是为了基于这个理论能够正确预测未来。比如,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其理论基础是比较坚实的,其基于的是产业组织理论,准确地说,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波特基于此提出他的“五力模型”。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其背后是资源基础观理论,以及还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现在新经济领域的一些企业,这些理论的解释能力确实有局限性。但是基本的要素,这些理论应该还是有解释能力的,比如核心竞争力、产业组织。现在这些互联网领域的新创企业,像滴滴打车、美团、共享单车,还是在追求垄断市场,然后靠产业组织结构获高溢价的利润。依据波特的那套假设,盈利来自于产业结构和企业的产业地位,这是从哈佛学派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来的,依据的是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的SPC范式。而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是这些优秀的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决定的,而不是由结构决定绩效,所以,企业的成功是来源于核心竞争力。像这些基本的理论、基本的假设,还是有着很强的解释能力,否则商学院就得关门了。 |